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相关行业正文

高栏港全力建设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7 来源:数控刀具 浏览次数:736


  三年前,人们恐怕很难把浪漫旖旎的珠海和气势磅礴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联系在一起。

  然而,三年后珠海做到了。

  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这是珠海建立经济特区30多年来提出的最宏伟的产业发展目标,这也充分地表明:高栏港积极抢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呈现出高端发展、集聚发展态势。

  抓机遇

  珠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珠海建设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船东把他们的订单交给了中国造船企业。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既符合中国企业当前比较优势,又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鼓励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鼓励政策。此乃“天时”。

  所谓“地利”珠海总投入超过1500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栏港五大新码头的获批和建设,一大批港口集疏运体系重大项目的建设使得高栏港一跃成为珠三角水深条件最好、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使得珠海成为发展临港工业的最佳承载地之一。

  最终让珠海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则是“人和”。

  2008年年底,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珠海利用高栏港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建立国家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而国家南海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更为珠海建设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创造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此时需要的是开拓者的勇气和行动。

  珠海人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积极抢抓央企战略布局调整和大型民企扩张的机遇,主动出击,收获满满。中海油、中船等“国字号”央企以及三一重工等民企中的佼佼者纷纷落子珠海。人们充分感受到珠海建设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气概。

  沿着高栏港区内的黄茅海岸边一路走过,到处是泥头车不停穿梭往来填海造地的场景。“这里是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接下去是三一重工项目和珠江钢管项目。”高栏港经济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张戈解释说,这些项目以后都将成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项目。

  是什么最终让这些产业巨子情定珠海?

  中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表示,除了看准珠海港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理条件之外,更看重的是珠海市委、市政府的远见和魄力,看准了高栏港人坚决贯彻这一战略的决心、智慧、勇气,以及他们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班子和团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形势下,我们下决心投巨资以珠海高栏港为基点,加快发展海洋石油天然气以及相关产业链。我们将和珠海携手走向蔚蓝色的大海。

  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2009年12月28日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区奠基,该项目已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项目,主要从事FPSO、钢质导管架平台、深水浮式平台等海上油气田设施的建造,该项目将建设成为深水工程大型浮式采油设施的建造及总装基地和海油总后勤补给支持基地和海上作业船队海上施工的指挥及调度中心。首期计划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二期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三期计划2015年投产。中海油正积极寻求与国际大型海洋工程企业进行合作,扩大投资规模。

  利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突破项目建设的资金、审批、效率瓶颈,实施大规模投资建设计划,化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高栏人在产业转型上打了一个漂亮仗,站在了时代的潮头上。

  兴产业

  龙头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

  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在日本和韩国,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业都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如日本的横须贺、长崎和韩国的釜山等地产业集聚现象尤为突出, 并且是围绕相应的几大造船集团而集聚,如日本的统一造船、三菱重工和韩国的现代重工、大宇重工等。

  业内人士认为,高栏港已引进多个海洋工程项目,与上述国家及地区相类似,具有较强产业吸附和产业聚集效应,对发展上下游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目前,《高栏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已完成。高栏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芦晓凤介绍,为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高栏港区规划了近40平方公里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区,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船、三一重工、中治东方、珠江钢管等项目拉开建设序幕,园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们在建设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过程中完全遵循‘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芦晓凤说,有了产业基地这棵 “梧桐树”,才能引得众多关联产业企业“金凤凰”的飞来。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一来,它的配套企业自然也就纷至沓来。例如,珠江钢管就是中海油的配套企业之一。” 芦晓凤告诉记者,高栏港经济区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打造企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齐全、技术先进的海工配套产业集群。

  2010年11月14日,三一集团与市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元在高栏港建设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及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园。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三一集团现代港口建设和海洋装备制造的全球研发制造中心。

  番禺珠江钢管公司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在高栏港经济区建设国内最大的直缝焊管生产基地,并可配套提供钢管防腐和钢管管件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吨/年高性能钢管生产能力,年产值超过50亿元。

  吸引大项目落地,配套设施是个关键因素。这一点,高栏港人敢想敢闯。

  为配套中船项目,硬是在茫茫大海中修建大堤,投下6亿元,修筑一条4.8公里长的海上连岛大堤,为珠海的临港工业拓展土地和岸线资源。目前中船项目已具备围海造地条件,连接陆地和大岛的陆岛连接隧道前期工作已开展,隧道全长6.2公里,计划于2011年年底正式动工。

  填空白

  错位发展填补广东产业空白

  2009年6月,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黄龙云在出席中海油与珠海签署合作协议仪式时指出,珠海海工项目的进入,不仅对珠海本地的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对整个广东省的产业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其原因就在于,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非常长,一个基地的形成,将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据估算,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00亿-500亿美元。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正面临加速发展局面,国内需求空间较大。

  已经起步的高栏港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基地的建设如何才能快马加鞭,乘势而上?

  高栏港经济区党委副书记吴爱存分析认为,目前,高栏港区总体上处在全国沿海同类区域的中游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差距,更有潜力。港区将通过努力营造区域发展优势,大力发挥港区在港口、土地资源、集疏运条件、产业基础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上述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的动力,千方百计提升园区竞争力,为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高栏港经济区将主要围绕中海油、中船集团、三一集团等核心企业和已有的游艇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海洋工程和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海洋钻井平台、海上油气田设施建造、船舶制造、港口物流机械制造、大型数控机床等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形成研发、制造、配套产业链,打造企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齐全、技术先进的海工配套产业集群,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珠海大力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现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产业错位发展之重要方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